传输分集( transmit diversity )的目的是抗衰落,用于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,主要针对小区边缘用户。为了实现传输分集,需要通过层映射将调制后的数据( symbols )分到不同的层,再通过预编码将数据映射到天线端口。
在这里我们假设调制方式为 QPSK,天线端口数为两个。
层映射( Layer mapping )
因为每个码字长度为 32 比特,所以调制之后会有 16 个 symbols,由于层映射的层数等于天线的端口数,所以层映射的过程就是将 16 个 symbols 分到两层,分层的方法如下图所示:
其中,$M_{symb}^{layer}$是每层的 symbols 数目,即 $M_{symb}^{layer}$ = 8,$M_{symb}^{(0))}$为第“0”个码字调制后的 symbols 数,即 $M_{symb}^{(0))}$ = 16。
预编码( Precoding )
调制后的数据层映射之后要进行预编码,预编码将数据映射到天线端口。
预编码输出:
其中,$M^{ap}_{symb}$为每一个天线端口的 symbols 数,即 $M^{ap}_{symb} = 2*M_{symb}^{layer} = 16$。
预编码公式为:
其中,$i=0,1,…,M^{ap}_{symb} - 1$
总结:
虽然层映射之后,每一层只有一半的 symbols(以 2 个天线端口为例), 但是预编码之后每个天线端口传输的数据包含所有的 symbols,只是数据的传输形式不同(推导一下预编码的输出结果就能看出来了),也就是说传输分集是多个天线端口发送相同的数据(但是数据形式不同)。
参考材料:
TS36.211 v10.3